http://www.hainingnews.net

栽培的苦科植物中,岩桐属是重要的一类

 

 

在栽培的苦科植物中,岩桐属是重要的一类。岩桐的中文名字,极是象形,它的原生种应该是生于山崖之上,再加上叶片毛绒绒的,很像梧桐泡桐之类,于是名字就这样叫出来了。(我现在走火入魔,反过来了,在外看到泡桐的小苗,都会自动联想到家里的岩桐)。园艺栽培的,一般把花朵中心对称的叫大岩桐,左右对称(上2下3)的叫岩桐。又按大小等,分成标准型和迷你型,又有重瓣单瓣之别。花市中最常见的是重瓣大岩桐,花大而艳丽,尤其招老人家喜爱。

大岩桐是极易繁殖的一种花,叶片扦插,侧芽扦插都很容易,其中单瓣的很容易结子,播种繁殖也很普遍。它的生长周期短,花期却长,所以几乎是所有苦科爱好者入门必经之途。
我也是如此,5月初,我在踏花上分享到一些大岩桐的种子,开始播种。

大岩桐的花很大,种子却是极小,小到需要用尘芥来形容。为了让大家有个印象,下面照片中放了一根牙签作参照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种子这么小,播种最好的办法是用牙签粘着点播,同时要屏住呼吸,你懂的。播种用的介质,用草炭即可,也可以掺一点蛭石。珍珠岩就不要了,因为相比种子,珍珠岩的颗粒真正是一块巨石,万一种子落在上面,就很难生根了。
大岩桐播种全年都可进行,只要温度不太低就行(18度以上)。但它发芽需要非常高的湿度,介质几乎要泡在水里才好,同时要保湿。播种三件套是最常用的,它由一个底盒,分穴并且底部带孔的播种盒,和一个透明的保湿盖组成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当然也完全可以自己DIY废物利用,比如用一大一小两个一次性杯子套在一起,内杯底部留孔,外杯盛水,因为透明,可以很清晰看到水位线在哪里,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。播种的时候,水位线几乎要在90%左右。

 

 

 

我播的时候是拼凑的起来的设备,用普通的育苗盆,底下放个托盘装满水,上面是鸡蛋盒的盖子。


 

 

 


 

播种一周左右就会陆续出苗。 这时候要把水位降低,50%左右。 仍然要加盖保湿。刚发芽的岩桐非常小,只是一点绿意而已,要不是与草炭黑白对比很鲜明,是很考人眼力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 

这是播种17天,开始长第一对真叶了。

 


 

大岩桐的苗期生长非常缓慢,一个月,只长了一对真叶而已,植株仍然非常小。随着它的生长,可以慢慢减小湿度,不用再泡着了,但介质仍然是很湿的。

真叶长到两对以上,就可以考虑分盆定植了。当然也有我这样性急一对半真叶就移盆的。先准备好小盆,用三合一的介质,浸润,最好用多菌灵溶液泡过,用筷子戳个洞。移苗时仍用牙签,轻轻挑起小苗周围的草炭,连着草炭把苗放入戳好的洞里,再轻轻填满介质,轻轻压实。 这时候小苗的根系还非常细弱,所以所有动作都需轻轻地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